7月13日,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京举办2023年澜湄薯类一二三产科技创新培训班。来自中国、老挝、越南、缅甸等澜湄国家政府部门、高校、科研单位、企业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。
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王凤忠表示,澜湄国家薯类领域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共谋薯类三产融合科技创新,对于促进澜湄国家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,落实“澜湄农业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”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会长、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表示,坚持薯类作物一二三产科技创新、坚持加工引领,是我国发展薯类产业的成功经验。澜湄合作各国在薯类产业技术上各具优势特长,持续深化薯类领域合作将会极大助力推动更加安全强韧、繁荣发展、幸福安康的澜湄区域建设。
越南农业科学院大田作物研究所所长NGUYEN TRONG KHANH研究员,老挝 LS农业集团木薯淀粉项目总工程师董艳冬先生,缅甸农业、畜牧和灌溉部采后研究所AUNG NAING WIN 研究员,中国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研究员,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食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资深首席、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木泰华研究员,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吕黄珍研究员,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、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食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首席孙红男研究员,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张振文研究员,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书龙研究员,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徐雪高研究员,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设计院淀粉所所长、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波教授受邀作培训班特邀报告。
本次培训班作为农业农村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“澜沧江—湄公河薯类三产融合科技创新推广与示范”的交流培训活动,旨在深化澜湄国家科技合作,充分发挥我国在薯类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,促进我国薯类加工技术向老挝、越南、缅甸等国转移和产业化示范,对于培养薯类加工科技创新技术人才,加快澜湄国家薯类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澜湄国家薯类三产融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制作无添加糖蜜饯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细致与严谨。选择水果的过程,虽然看似简单,却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。新鲜、成熟的水果不···
头条新闻今天,是农历的九月十三日,又是一个平凡的星期五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明天即将迎来周末,是自由和放松的时刻。但是在农民的传统···
头条新闻酒精与肝脏的斗争:秋季饮酒的警示随着秋天的逐渐降临,苏州的夜晚带着微凉的气息,市民们开始重拾“夜宵+酒精”的悠闲生活。这···
健康据深圳熊导航最新报道悉知,「何以中国·我家乡的文明遗存」,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发生了什么事情。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···
八卦宁远古城的光影夜语:千年历史在现代光影中复生12月31日,兴城市宁远古城,晚风轻拂,街头的老树在灯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。七···
旅游2025年重庆文旅发展新篇章:打造全球文旅地标,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024年,重庆的文化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。这···
旅游环天坛花廊,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新篇章在北京市日益繁华的都市景象中,绿意的存在已不再是奢求,而是每一个市民生活的核心需求。···
旅游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,推动中美文化交流新风潮2025年1月13日,大批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(Xiaohongshu)···
旅游外国友人浙江小镇赶大集,沉浸感受传统中国年1月15日,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镇的老街集市迎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。来自巴基斯···
旅游千里归程终有处,武威文旅邀您回家过大年年关将至,万家灯火。随着2025年春运的开启,归乡的旅客如潮水般涌动,脚步匆忙却充···
旅游Copyright © 2023 熊导航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闽ICP备2021009118号-4 XML地图